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譯文
這邊有大陸人翻的版本,我覺得有一些缺漏或誤譯,但還是可以參考看看。
--
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 譯文 by Judy Chou
原文網址: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111504576059713528698754.html?mod=wsj_share_facebook
很多人很想知道,亞洲父母到底是怎麼養育出刻板印象中成功的小孩。他們想知道這些父母到底都做了什麼,是什麼樣的家庭,他們能不能也一樣,孕育出這麼多的數學天才跟音樂神童。嗯,因為我以做到了,我可以告訴他們:這裡有一些事情我的女兒,蘇菲和路易莎,從來不能做的事:
不准在同學家過夜
不准在同學家玩
不准留在學校玩
不可以抱怨為甚麼不可以留在學校玩
不准看電視或玩電動
不准自行選擇課外活動
每科至少得到A
每科目都要得第一, 除了體育和戲劇之外
只能學鋼琴或小提琴
不能不學鋼琴或小提琴
我概括的用「中國母親」(Chinese mother)來稱呼這種父母。我知道韓國、印度、牙買加、愛爾蘭和加納也有一些這樣的父母。而且,我也知道有些母親在西方國家出生,雖然是中國人的後裔,但湊巧或是其他原因,不是我這邊所謂的「中國母親」。在這裡,我也用「西方父母」(Western parents)來概括的稱呼另一種類型的家長。當然,西方父母也是有很多種類型的。
然而,在有些情況下西方父母都是一樣的。當西方父母覺得他們好像很嚴格,他們通常幾乎都沾不上中國母親的邊。例如,我的(西方人)朋友認為自己很嚴格,讓他們的孩子每天花30分鐘練習樂器,最多頂多一小時。對於一個中國母親來說,第一個小時是比較容易的部分,接下來的第二、三個小時才是重頭戲。
當我們談到養育兒童,中國母親的小孩似乎特別都擁有良好的學術表現、優異的音樂造詣和在某項科目的專精,或是其他任何對於成功的刻板印象。華爾街日報(WallStreetJournal)的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Tsue)與兩位由華人移民撫養長大的母親談話,分享他們是如何成長的,以及他們希望怎麼養育他們自己的後代。
儘管我們有很多的文化刻板印象,有成千上萬的研究顯示出,中西方父母在養育子女上有非常大的差異。在一項研究中訪問了50名西方母親和48名華裔移民母親。幾乎 70%的西方母親說,「嚴厲要求學術成就,對小孩發展沒有益處」或是「父母應該要建立一種想法,就是學習是一種樂趣。」相較之下,幾乎沒有一位中國母親同意這些說法。反而絕大多數的中國母親說,他們相信他們的子女能夠成為「最好的」學生,認為「學術成就反映的是成功的父母」,並且認為,如果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不夠優異,就是父母的「問題」,也就是家長「沒有盡到他們的責任」。其他的研究顯示,中國父母每天花比西方父母多大約 10倍的時間(按:在這裡應指在美國的西方父母和華裔父母),陪孩子鑽研他們的學業和課堂活動。相較之下,西方的孩子比較多是參加體育活動或校隊。
中國父母認為在你精於此道之前,沒有什麼事情是有趣的。而為了要讓自己什麼事情都擅長,就是要努力學習。孩子通常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會想要學習,這就是為什麼父母控制他們的喜好很重要。這通常需要家長的堅持,因為孩子一定會抗拒,畢竟事情的開始總是比較困難,而這也往往就是西方父母放棄的地方。但是如果處理得當,這種中國式的教育會產生一個良性循環。不停的練習,練習,練習,因為熟能生巧。在美國,死記硬背以及反覆練習的效果是被低估的。一旦孩子開始在某個領域小有成就──無論是數學、鋼琴、投球或芭蕾,他或她就會得到讚賞、尊敬和自我滿足。這時候就會建立信心,使原本不太有趣的活動變得有樂趣。這時候也讓家長更容易要求孩子做更多練習。
中國父母可以逃避一些西方父母無法布面對的東西。有一次,在我還年輕的時候──好吧也許不只一次──那時我對我的母親很不尊重,我的父親很生氣地用閩南語罵我「垃圾」。它的效果非常好。我感到很難過,而且對於我做的事情感到很羞愧。但是,這並不損害我的自尊或什麼的。我心裡知道在我父親心中,我是多麼重要的。我並沒有認為我毫無價值或是感覺自己真的像垃圾。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也曾經對我的女兒索菲婭做過同樣的事情:當她對我極為不敬的時候,用英文罵她是垃圾。那是一次晚宴,當我這麼做,馬上被眾人排斥。一位叫做瑪希的客人當場難過的大哭,以至於她必須提早離開晚宴。而我的朋友同時也是這場晚宴的主人,蘇珊,只好試著替我跟其他的賓客解釋。
事實上,中國的父母可以做很多我們很難想像的事情。中國的母親可以對他們的女兒說,「嘿胖子該減肥了。」相較之下,西方家長要小心翼翼的在這個問題周遭打轉,談的「健康」是什麼,但對於「胖」卻隻字不提,最後他們的孩子依舊要治療飲食失調,然後因為負面的自我形象感到受傷。 (我也曾經聽到一個西方人父親跟他的成年女兒敬酒,稱她是「美麗和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幹」。後來她告訴我,這讓她覺得自己像垃圾。)
中國父母可以要求他們的孩子得到高分,但西方父母只能問他們的孩子是否盡了力。中國的父母會說:「你只是懶惰,你看你所有的同學都在超越你。」相較之下,西方父母不得不面對自己對於成果的矛盾感受,並試圖說服孩子說他們並沒有對結果感到失望。
對於為什麼中國父母可以逃避他們做的事情,我想了很久。我認為中國父母跟西方父母的思考方式有三大不同。
首先,我注意到,西方家長對子女的自尊心感到十分焦慮。他們很擔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失敗了,會感覺不好。因此,他們不斷安撫他們的孩子,告訴他們說他們有多好,儘管他們的考試結果或是演奏很平庸。換言之,西方父母比較關心孩子的心理層面,而中國父母不是。中國父母假定他們的孩子很堅韌,而不是脆弱的,因此中國父母的表現就非常不一樣。
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帶A –的成績回家,西方家長通常會讚美孩子,中國母親則會驚恐的倒抽一口氣,問說出了什麼差錯。如果一個孩子帶B的成績回家,有一些西方家長還是會稱讚孩子,其他的會嚴肅的和孩子坐下來談,表示他們的不滿。但是他們會確保孩子不會感覺到不安全或是不受重視,當然他們也不會罵孩子「笨」、「沒用」或是「恥辱」。這些西方家長私下可能會擔心孩子考試考不好,或是沒有能力唸這個科目,或是課程出了什麼問題,甚至是學校出了什麼問題。如果孩子的成績沒有進步,他們可能會到學校找校長,問他學校的課程安排是不是有問題,或是質疑老師是否有教學專業。
如果中國的孩子獲得了B ──這是不會發生的──他要面對的首先是一聲尖叫,然後是爆炸般的恐怖場面。這個氣急敗壞的母親接下來會準備好幾十份,甚至幾百份的練習卷,然後陪她的孩子一起的唸,直到孩子拿到A為止。
中國家長要求孩子要有漂亮的成績,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孩子做的到。如果他們的孩子沒有做到,是因為孩子不夠努力。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家長對於那些不合格的表現,總是以苛責、懲罰或是羞辱作為回應。中國家長相信他們的孩子能夠吞下這些恥辱,然後從中激勵自己。(而當中國孩子有某項成就,他們就會近乎自我膨脹的在家族間炫耀。)
第二,中國家長認為孩子欠他們一切。原因是什麼還不是很清楚,但可能是綜合儒家的孝道和父母的確犧牲很多來養育他們的孩子這兩項而成的。(事實上中國母親也真的是親上火線,花很多的時間個別指導、訓練、審問和刺探他們孩子的成就。)總之,我的理解是,中國的孩子必須一生服從父母,讓他們感到驕傲,作為回報。
相較之下,我不認為大多數西方人有相同的看法,尤其是孩子應該永遠感謝他們的父母這點。我的丈夫,傑德,就不認同這樣的看法。「孩子沒辦法選擇他們的父母」,他曾經對我說,「他們甚至也沒辦法選擇要不要出生。這是父母強加給他們的,所以他們的父母有責任為他們提供生活的一切。孩子不欠他們的父母任何東西,他們的職責將會是未來他們自己的孩子。」這讓我覺得,作為西方父母實在是一種很可怕的交換。
第三,中國的父母認為,他們知道什麼是對自己的孩子最好,因此,把自己的選擇加諸於孩子自身的想法和喜好上。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女孩子在高中不能有男朋友,為什麼中國孩子不能去朋友家過夜,這也是為什麼沒有中國孩子敢跟他們的母親說,「我在學校的話劇裡有一個角色!我是第六位村民,每天從 3:00至7: 00我不得不留在學校排練,週末的時候我還需要人接送。」上帝啊,請幫助那些因為試過這些事情而受苦受難的中國孩子。
請不要誤解我:我不是在說中國的家長不關心自己的孩子。事實上正好相反,他們會為了子女放棄任何事情。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養育模式。
這裡有一個故事是支持中國式的強迫教育的:露露7歲左右的時候,同時在學兩種樂器,那時正在練習一首鋼琴曲叫「小白驢」(The Little White Donkey)是由法國作曲家雅克‧伊貝爾(Jacques Ibert)所譜。這首歌真的很可愛,你可以想像一隻小毛驢與它的主人緩緩沿著鄉間小路走,但是也因為這樣首歌對於年輕的演奏者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歌曲,因為這首歌必須要兩隻手同時彈奏不同的節奏。
露露沒辦法兩手同時彈不同的節奏。我們一個星期都在練習這首歌,先單手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但每當我們試圖兩手一起彈的時候,總是會有一手被另外一手拉走,然後變得亂七八糟。最後,在她上課的前一天,露露很生氣地宣布她要放棄了,然後跺著腳要離開。
「回到鋼琴這邊來。」我命令她。
「妳沒有這個權力這麼做。」
「哦,我當然可以。」
把她抓回鋼琴那裡,露露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她一陣拳打腳踢,還抓住樂譜,把它撕成碎片。我把那些碎片黏回去,後面還墊了一塊塑膠板,這樣它就不會再被撕爛。然後我把露露的娃娃屋拖到車上,告訴她,如果她明天不能漂亮的把「小白驢」演奏出來,我會把她的娃娃屋捐給救世軍。後來當露露說,「我還以為你要去救世軍了,你為什麼還在這裡?」我威脅她將會沒有午飯吃,沒有晚餐吃,沒有聖誕節或光明節禮物,二年、三年、四年沒有生日派對。而她還是一直彈錯,我告訴她這樣的處境是她自己造成的,因為她自己偷偷地害怕自己做不到。我告訴她不要再懶惰、懦弱、自我放縱,以及自我憐憫。
我的丈夫傑德把我拉到一邊,他要我停止侮辱露露,但我覺得我並沒有做什麼,我只是在激勵她,但他不認為威脅露露是有用的。而且,他說,也許露露真的做不到,也許她尚未有那個協調能力,妳有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
「你根本不相信她,」我說。
「太可笑了,」傑德輕蔑地說。 「我當然相信她。」
「索菲亞在她這個年齡就可以彈得出這首。」
「但露露和索菲亞是不同的人,」傑德說。
「哦,不,又來了,」我翻白眼。「每個人都是特別的,他們都有各自的天賦。」我諷刺地模仿。「即使失敗的人也有他特別的天賦。好啦,不要擔心,你不必動一根手指,不管花多少時間我都會繼續扮黑臉,我很樂意成為那個被討厭的人。你可以當白臉,因為你會做煎餅給她們吃,帶她們去看洋基的比賽。
我捲起衣袖,回到露露那邊。我用盡所有我能想到的所有方法,來督促她。我們練習到忽略晚餐時間,直到晚上,我不讓露露起身喝水,甚至不讓她去廁所。這所房子變成了戰場,而我因為一直大喊,失去了我的聲音,但進度依然很悲觀,甚至到後來我開始懷疑這樣做對不對。
然後,露露做到了。她的手突然可以一起彈奏了,她左右手和諧的完成了這首曲子。
露露跟我在同一個時間意識到這件事。我屏住呼吸,她又試了一次。然後,她更有自信、更快的再彈了一次。過了一會兒,她開心的不得了。
「媽媽,你看,好容易哦!」之後,她一直彈那首歌,一點都不想離開鋼琴。那天晚上,她跑來跟我一起睡,我們互相依偎和擁抱,然後開懷大笑。幾個星期後,當她演奏「小白驢」的時候,有家長跟我說:「這首歌好適合露露,勇往直前的音樂配上勇敢的她。」
既使是傑德也因為這件事對我感到有信心。西方有很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的自尊心受損,但作為父母,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最不該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讓他們放棄。另一方面來說,突破自己是學習和建立信心最好的方法。
市面上有很多新書在寫這些「中國母親」心機很重、很冷酷、壓迫人、不關心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對於他們來說,許多中國人暗地裡認為他們比西方人還關心孩子,也更願意為他們的孩子付出,尤其是當大部分的西方人都放任他們的小孩學壞的時候。我想兩方都有一些誤解。天下的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而中國父母只是方法不一樣。
西方父母會盡量尊重孩子的個體性,鼓勵他們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支持他們的選擇,並提供正向的強化和培育環境。相較之下,中國父母認為,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對未來有所準備,讓他們知道的能力在哪裡,讓他們學會必要的技能、工作技巧和信心,讓他們擁有那些沒有人可以帶走的能力。
當愛情變成工作
---
Dear :
想向你辭去情人的職務。
任職一年多來,在崗位上我努力學習,克盡職守, 對你噓寒問暖,小心翼翼,揣測你的需要,滿足你各方面需求。在感情上--提供你慰藉,讓你有被愛的感覺;在行動上--等待、接送、陪伴、更只是基本工作。雖不經手財務,卻要負起所有買單重責;三不五時還要送禮討你歡心。
一個稱職的情人要溫柔體貼,還要心胸寬闊。聽你提及對別的男人的大方及讚賞,不可以醋勁大發。剛任職之時不知如何拿捏,犯了幾次錯誤竟敢與你鬧情緒? 幾度你想把我開除,後來在我保證不再犯的前提下,你勉強再給我觀察期。
這些時日以來,幾經思索,感謝你給我這次機會。但我確實不適任此職位,想向你申請調回朋友部門。
看你對那部門同仁有說有笑,三不五時還會請他們小聚一番,有點羨慕他們:
上班時間彈性,不用隨 call隨到,不用接送,
不用買單,不用送禮,不用面對你冷漠一面,
可看到你陽光似的笑容,聽到你幽默言談。
而我雖佔了情人的缺,除了責任加重卻沒任何特殊待遇;
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多一點關心,沒有禮物,沒有...
決定辭去這職務,至於你是否願讓我調部門,
一切尊重你的裁決.....
一個盡心盡力的員工敬上
-----------------------------------------------------------------------
女生的回覆
-----------------------------------------------------------------------
Dear :
關於您轉調部門的提議,經過董事家長會開會討論,以下決議事項向您說明:
因您當初面試時的職務為情人,標準與要求一開始就跟朋友不同,雖然試用期間你的表現不好差點被開除,但念在你苦苦哀求且信誓旦旦的說明你可以改進與勝任,才予以留任。
情人屬於正職工作,與兼職的朋友部門不同,當然責任與工作相對也比較多,但是薪資及福利保證優於朋友部門,情人有按摩、親親、抱抱、陪睡、陪同參予家庭聚會與煮宵夜的紅利與福利,還有很好的升遷管道,可以升為老公、爸爸、阿公...等,這些絕對都是朋友部門所沒有的。
最後,因目前朋友部門沒有職缺,情人又是重要職務,因此在未尋獲新人或職務代理人並完成交接前,先將您轉調到備胎部門,這個部門的人員不需要每天面對老闆,應該可以暫時讓您的責任跟壓力不那麼大。
等情人職務有人可以交接時,可再將您轉調到地下情人部門,
當然若屆時朋友部門有缺也可轉調到朋友部門,或是您要離職也可以,當然自動離職是沒有遣散費的。
謝謝您一年多來的努力...
董事會成員代表 敬上
1226普羅旺斯牛軋糖
rutkking 說 (下午 10:18): 話說有次吃了普羅旺斯口味的牛軋糖
Catta 說 (下午 10:18): 普羅旺斯口味.....
Catta 說 (下午 10:18): 有太陽的味道嗎
rutkking 說 (下午 10:18): (轉移話題)
rutkking 說 (下午 10:18): 不知道哪裡來的薰衣草香
rutkking 說 (下午 10:19): 還有蜂蜜的甜味
Catta 說 (下午 10:19): 我很認真的回答學弟的問題卻被嫌棄....ˊˋ
Catta 說 (下午 10:19): 吃完了還會說聲「汪!」
Catta 說 (下午 10:19): 然後吸口水 「斯~」
rutkking 說 (下午 10:19): ............這是........哪裡來的梗?
Catta 說 (下午 10:20): 最後說「普羅!(pro:專業)」
--
今天自以為很有梗的笑話。
感冒了不蘇湖。
怪物測驗
怕小小的留言板會被塞爆,特別開一篇。
前幾天在網誌間流浪,從大咩那邊類個很久撿回來的。
挺可愛的東西。
我是吸血鬼耶囧
吸血鬼 (破壞力-中;持久力-強;同情心-強)
●潛在的怪物野心
好像會把大家都帶入吸血鬼的世界! (通通變成貓奴吧呼哈哈)
●弱點
在太陽下活動。 (太陽很大的確很討厭.....)
●出沒時間
夜越深身體越疼痛的時候…… (夜越深越餩的時候)
●親密的怪物好友
科學怪人、木乃伊喜歡夜晚的這部分興趣相合。
●天敵人魚
對方愛說話令你厭煩 (這是真的。聽人講話很累)
●在人間的你
白天的你並不引人注目,尤其是上課時很容易昏昏欲睡,是討厭到戶外玩的室內派。和朋友在一起時與其說你會帶頭騷動,不如說是配合大家的次要實力者。很喜歡蕃茄汁(其實我比較喜歡番茄醬),但討厭有加大蒜的料理。
●怪物特質
一到晚上就特別有精神是吸血鬼最大特徵,常和朋友講電話或看深夜電視節目,偶爾也會偷偷跑去玩。(並沒有哦,我是十一點就開始打哈欠,十二點就上床睡覺的乖小孩) 由於被吸血鬼吸過血的人也會變寂寞,故不斷增加伙伴,或許會形成‘夜貓子’。且晚上一個人起床會寂寞,故不斷增加伙伴,或許會形成‘惡勢力集團’。同時因為電話費等容易暴增,可能會和雙親不快,但也有因晚上頭腦清晰,致力於藝朮活動而發揮才能的吸血鬼。
腦袋瓜裡的東西
無聊打包回家玩的,給大家看看笑笑。
1.Cattaの脳内 秘密真不少= =b
Cattaの前世の脳内 上輩子忙著打仗跟吃飯
Cattaの能力 (最下層兩個分別為:左─mood情緒,右─可愛) 為什麼使命感那麼高 囧
2.Catta Chouの脳内 好多煩惱。
Catta Chouの前世の脳内 上輩子真的在忙著打仗。
Catta Chouの能力 (最下層兩個分別是:左─hair style(髮型囧?) 右─中間細的情形(腰嗎囧?))
3.Judyの脳内 我還真的蠻想認真的玩....
Judyの前世の脳内 那個紫色的是什麼我不承認=口=
Judyの能力 忍耐力起逆時鐘分別為:otaku度(御宅族程度)、technic(技巧?)、下net(下載材料?)、亂痴(神經病?)
玩完了。睡覺。